2024年7月15日至17日,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羲华融创团”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古老文明的敬仰与对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深刻思考,踏上了前往甘肃省天水市的探索之旅。以青年学子的视角,追寻伏羲智慧的足迹,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
团队会议
伏羲庙:人文始祖的智慧启迪
实践首日,羲华融创团首先来到了伏羲庙。这座古建筑群庄严肃穆,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团队成员们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从牌坊到先天殿,每一步都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伏羲创制八卦、教民渔猎、婚嫁等一系列伟大创举,大家驻足凝视,心中涌动着对这位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这些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伏羲那超凡的智慧和深邃的洞察力。”团队成员宁豪在参观后表示,“他的贡献不仅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全面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全面性和前瞻性,正是我们民族共同体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天水古城与南郭寺: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团队一行人漫步于天水古城,古朴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民居、热闹的市集,无不展现出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他们不仅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南郭寺则以其清幽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目光。漫步在山林间,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他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工业与农耕:见证民族发展的双轮驱动
在天水工业博物馆和农耕博物馆,羲华融创团的成员们见证了天水乃至中国近现代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博物馆内,一台台古老的机器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农耕博物馆中,一件件农具则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
在这些博物馆的每一站,团队成员们都认真记录、细致观察,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了天水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他们发现,无论是工业文明的兴起,还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亦或是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和谐共生,这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基石。
“看到这些展品,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团队成员严佳感慨道,“无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农耕的进步,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支撑。”
军事与军工:民族精神的钢铁脊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历史陈列馆和岷山军工博物馆,团队成员们则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保卫家园、追求和平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这里曾是培养新中国军事人才的重要摇篮,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军人和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漫步在古老的校舍间,看着那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听着讲解员讲述的感人故事,团队成员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站在这些历史文物面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奋斗的身影。”团队成员李晓云激动地说,“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走进岷山军工博物馆
钱币与民居:经济文化的微观视角
团队还参观了钱币博物馆和南北宅子。钱币博物馆内,一枚枚古币见证了中华民族经济交流的繁荣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南北宅子则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民居的独特魅力。
此次天水文化探索之旅圆满结束,但羲华融创团成员们的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不仅领略了伏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天水古城的历史韵味,更在探寻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力量。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这份感悟化作前行的动力,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撰稿:宁豪;终审:张浩辰)
团队合影